往事|君子之交:张仃与丁聪

日期:2023-03-24 11:27:20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丁聪自画像

丁聪《东江百日杂忆》之二 1987年 (深圳美术馆藏)

晚年丁聪这样谈论张仃早年的漫画: “我很佩服他。因为无论我们怎样——我是生在上海的,一直长在上海——我们画的那种漫画都是轻飘飘的,没有分量。他抗战爆发就跳出来,他也真是画是好,又重又厚,学是学不来的。后来我一想,没办法,他是东北的真正深受侵略压迫的人。他有一种感情,你没有,怎么画得出来?”——这番即兴的评价虽笼统,而且有点绝对,却清楚道出丁聪与张仃的艺术风格的差异(“轻飘”与“重厚”),和地域风土养成的文化性格的差异(“上海”与“东北”)。正是这两种差异,造成张仃与丁聪不同的艺术天性与审美趣味。这是无可如何的事情。

其实,前述张仃回忆中一句坦率的批评,已曲折透露个中消息:“我认为小丁的漫画太注重素描的关系了”。对照丁聪当时的漫画作品(如1939年发表的控诉日寇的《逃亡》),给人“果然如此”之感。究其原因,原来丁聪自小学画全凭个人爱好,没有受过洋画学院式的训练,长大后发现画画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为免受正统画家的“不会画画”之讥,在素描上下过很大功夫。然而,素描功力也是两面刃,既可以给画作带来栩栩如生的真实感,也可以束缚画家的想象力。具体到漫画这种画种,后果更严重,因为漫画的艺术特征和看家绝活就是变形与夸张,一旦“太注重素描关系”,就会削弱这种艺术特征,处处受到明暗、透视法则的掣肘,妨碍画家的视觉想象力与笔墨线条的自由生发。正如张仃所论: “夸张和变形是漫画的两件法宝;有了这两件法宝,漫画便一身是胆;如果取消,就等于解除武装,漫画就只剩下了‘画’。”(见张仃《漫画与杂文》)。好在丁聪很快悟到这一点,尽力补救,努力突破“素描关系”的束缚,在“素描”与“变形夸张”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到1940年代中期,创作出《现象图》《现实图》等传世之作,形成丁聪特有的漫画风格……

张仃自写像

张仃与丁聪再见一次相会,已是革故鼎新的新时代。来自延安的中共首席艺术设计师张仃成了中央美院的教授,任实用美术系任主任;著名漫画家、资深报刊编辑小丁,经廖承志推荐,在新中国对外宣传画报《人民中国》任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值得一提的是,《人民中国》的前身是《东北画报》,而张仃恰好是《东北画报》的创办者,1946至1949年任主编)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两位画家见面较为频繁的时期。张仃的许多作品,登在丁聪主编的《人民中国》上。

经历过那几年意气风发、欢欣鼓舞的幸福时光,暴风雨突然降临。在那场风云变幻的运动中,丁聪被划为“右派”,发配北大荒,张仃却阴差阳错,升任中央工艺美院第一副院长。他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大了。又过七八年,更大的暴风雨汹涌而至,这次张仃首当其冲,炼狱的烈焰,使他一夜白头……

1957年之后的整整二十年,张仃与丁聪几乎不通音问,他们似乎彼此遗忘了。然而,不泯的良知,对艺术的挚爱和劫后余生的感悟,使他们的灵魂于无形中彼此靠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1978年初张仃复出,中央工艺美院百废待兴,立即向丁聪发出邀请,请他帮助编中央工艺美院的校刊《装饰》杂志,引领年轻的后辈,而此时丁聪尚未获得平反,仍在中国美术馆打杂。

张仃漫像,丁聪画

不同的经历、机遇及才秉,造就张仃和丁聪不同的艺术轨迹,而忧国忧民,据仁游艺,却是他们一以贯之的共同的追求。应当说,气氛宽松的晚年才是两位画家真正的黄金时代:张仃在画完揭批“四人帮”的漫画《立此存照》(1976-1977)组画之后,金盆洗手,告别漫画,从此专心致志,以枯焦厚重的笔墨挥写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释放内心的焦虑与激情,营造浑厚华滋的艺术世界,开辟出焦墨山水新境界;丁聪则不忘初心,重拾漫画,在当年《现实图》《现象图》的基础上再出发,以敏锐深邃的眼光,温润而隽永的线条,讽刺抨击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丑陋、不公、愚昧与乖谬,成为新时代名副其实的“啄木鸟”……

晚年的张仃

1996年,丁聪八十寿辰之际,应《光明日报》之约,张仃撰写《不画句号的小丁》(《光明日报》1996年9月7日),文章追忆往昔,论述丁聪的漫画艺术,高度评价他40年代的代表作《现象图》与《现实图》,认为与将兆和的《流民图》具有同样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他晚年“不画句号”的艺术探索精神与人生态度表示由衷的赞赏。

2008年,笔者为紫禁城出版社编《大家谈张仃》,此时张仃91岁,丁聪92岁。笔者请托灰娃(张仃夫人)向丁聪先生索文,然而先生疾病缠身,已不能执笔。最后通过电话,灰娃记下丁聪对张仃的评语: “张仃是个大好人,很正派,画也画得好。今天,像他这样有良知,有大才干的艺术家,不能说没有,但也不多少见了。”

这显然不是廉价的相互吹捧,而饱经风霜、阅尽人世后的肺腑之言。他们是君子之交。

丁聪生于1916年,逝于2009年,享年93岁。张仃生于1917年,逝于是2010年。享年也93岁。

2023年3月10日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