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接连倒闭,从美国银行退出制度看危机什么时候来?

日期:2023-03-15 11:20:41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由存款保险法来看,若是银行存在这些问题,像没有按照安全稳健的方式运营、没有履行提存存款保证金义务、甚至隐瞒运营记录或仅被认定为联邦反洗钱刑事犯罪,FDIC便可以进行破产启动。1991年美国通过《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FDICIA),将银行资本严重不足作为银行破产的最重要原因。该法案规定,资本充足率在2%以下时,不必等到资本耗尽,在进入资本严重不足状态90天内就必须采取接管措施,提前将其关闭。

破产清算以及接管是破产程序里最关键的部分,这两个部分处理不好会影响债权人的利益。最关键的也是在最短时间里就使用破产清算的方法。同时美国银行主管当局又利用各种形式的财务资助为面临破产的银行注入资金,以避免发生系统性的经济危机。

于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银行救助与接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改进法案》进一步扩大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权力,授予其州银行的监管主体地位,同时指定其为法定的接管人。银行一旦进入破产程序,其营业许可证将被终止,存款保险公司接管银行或实施财产保护治理,并终止股东控制利益,换掉高级治理层。

另外,加上《多德弗兰克法案》的通过也给相关制度做了补充,法案里提到所有大型系统性金融机构都被纳入其破产处置和监管的范围之内。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设有一个专门负责破产处置的业务部门。同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专门设立了一个大型金融机构监管部,用来监管这些金融机构的现场和非现场。这个新的监管部门可以监管总资产在一千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银行控股公司,还可以监管所有被美联储认定为系统性的非银行类金融公司,像大型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甚至大型对冲基金等。

另外,自从1933年开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就承担了为美国的银行提供保险。发展至今,美国的最高担保存款额也一直在增长,增长的原因也是和通货膨胀因素和金融风险情况分不开。数据显示,最高担保存款额1934年为2500美元,1935年调到5000美元,被担保的存款占参保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担保比例)是45.1%。1950年调到1万美元,担保比例为54.4%。1966年调到15000美元,担保比例58.4%。1969年调到2万美元,担保比例为63.1%。1974年调到4万美元,担保比例为62.4%。1980年调到10万美元,担保比例为71.6%。2009年调到25万美元,担保比例为70.2%。不过存款保险只担保活期以及定期存款,不担保股票、保险、基金等投资性账户。

有序清算制度也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制度,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非银行金融公司之后,首先要先对破产前的优先性清偿、欺诈性转让以及破产之后发生的不符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授权的交易行使撤销权。需要时的时候,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也能利用成立的过桥金融公司为有序清算提供融资。接下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安排被接管的金融公司与其他公司合并,或者把被接管金融公司的资产与负债转移。最后再将金融公司剩余资产清算掉并根据法案规定的

清偿顺序在各利益相关人之间进行分配。

这些制度的背后,让美国银行在退出的防止出现更大的风险或者危机,同时,也体现了美国银行退出机制的反应速度与应变能力,回看2008年的时候,美国出现了25家银行破产的情况,其中就有规模较大的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当时华盛顿互惠银行在2008年6月30日的存款余额有1883亿美元,在3070亿美元的资产里,含有1189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和向联邦住宅贷款银行的借款829亿美元,还有发放的次级债券78亿美元。在9月15日到24日短短9天里,储户挤兑了167亿美元,占6月30日存款余额的9%。如果从7月算起,储户提走了220多亿美元的现金。

出现风险后美国储蓄机构监管局下令让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再9月25日接收华盛顿互惠银行,9月26日宣布该银行破产。同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把最高担保额临时从10万美元提高到了25万美元,只为避免发生挤兑潮,防止金融体系崩溃。后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华盛顿互惠银行卖给了摩根大通,也将一些有担保和无担保的债务转给了摩根大通。

从华盛顿互惠银行第一次被挤兑到被摩根大通收购之间足足过去了两个月。而硅谷银行的银行挤兑始于上周开始,没过几天就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速度上、反应上都要比华盛顿互惠银行的处理速度快了很多。

美银行指数暴跌,对于A股银行板块的价值影响有多大?我们认为,中国的银行企业基本上是健康的,不存在美国的存贷差负值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我们和美国的经济周期不同。美国现在是高通胀,高利率,我们是低利率低通胀,一个工商银行去年净利润超过3000亿,是A股后面90%的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你还担惊害怕工商银行不赚钱?就像你天天担心马云万一没有钱了怎么办,瞎操心不?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