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八旗制度

日期:2023-01-26 11:14:50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天命元年(1616),太祖建立后金政权,依次封次子代善、侄子阿敏、第五子莽古尔泰和第八子皇太极为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和四贝勒,命4人共同佐理国家政务,史称“四大贝勒”。天命七年(1622)后,在“四大贝勒”之外,又形成了四小贝勒,即太祖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和太祖之孙岳托(代善之长子)。当然,关于四小贝勒的人选史界尚有争论。

因此,固山(旗)是和硕贝勒的私有财产,他人不得染指,属人对于旗主有君臣父子之分,不得越过自己的旗主而与他旗交结。正是这种私有性,奠定了和硕贝勒的实力,因此得人,“八家共养之”;得物,“八家均分共用”;而战斗力役、抽甲派兵以及国家的一切公共开支,统统由“八家均出”。此即是清初“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之基础。

是故太祖既是家族长,又是一国之汗,后金国之大贝勒、贝勒等贵族爵位都由太祖之子、侄、孙占据,加上一些远支亲族亦担当着重要职务,形成了以汗王为中心的特殊血缘贵族集团,是为具有向心力的宗族集团。这与后来变为融汇了血缘、地域、阶级、民族等多重社会关系或成分之复合体的八旗,还是有差别的。

天命十一年(1626),清太宗皇太极继承汗位。太宗为强化汗权,削弱三大贝勒权力,废除了原来“四大贝勒”按月分值、执掌国中一切机务的惯例。崇德元年(1636),大清立国,太宗开始分封其兄弟子侄为诸王,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至此,才有“多罗贝勒”位列于和硕亲王、多罗郡王之下,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共9等爵位,标志着清代贵族封爵制度的初创。但因此时非彼时,原来的和硕贝勒未必就封为和硕亲王,如原掌镶白旗的杜度只得封多罗安平贝勒。

清入关后,又逐渐形成了12级封爵制。名号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即增加了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和奉恩将军3个等级。爵位之获得也分为功封、恩封和袭封;爵位之继承又分为世袭和降袭等。但由上述排列顺序即说贝勒为第三等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若亲王、郡王均有世子的话,多罗贝勒则只能排在第五等。

综上所述可知,得封贝勒爵位者,要么是凤子龙孙,要么是天潢贵胄,或经历过清宫内部权利争夺的腥风血雨,或戎马倥偬,建功立业而名垂青史。又因得封贝勒爵位者多限定在嫡子范围内,而太祖、太宗之其余诸子则多有因庶出而毕生默默无闻者。遥想大清开国,继承汗(皇)位者仅一人而已,而开疆拓土之时,汗之诸兄弟子侄皆曾披坚执锐,驰骋疆场,浴血奋战,难道他们抛洒的不是一样的鲜血吗?

苗从地发,树由枝分。提起清初贝勒,排在第一位的当是太祖之胞弟舒尔哈齐。因为相关史料中,在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之前,太祖所部只有这么一位与太祖并称“贝勒”之人。

天生羽翼患难相顾

太祖之父塔克世共有5个儿子,长子即是太祖努尔哈赤,次子穆尔哈齐,三子舒尔哈齐,四子雅尔哈齐,五子巴雅喇。其中,太祖、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为同胞兄弟,其母为塔克世之嫡福晋,建州女真阿古都督之女,姓喜塔拉氏,名厄墨气。故舒尔哈齐与兄长一样,属嫡出。

舒尔哈齐生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9),小长兄5岁。其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是明朝管辖下的辽东建州卫官吏,虽不是官位显赫,但在当时亦属有地位之人。因此,舒尔哈齐的幼年应是在父疼母爱,以及长兄的佑护下茁壮成长。不幸的是,舒尔哈齐5岁的时候,其母喜塔拉氏过早离世,使得舒尔哈齐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亲塔克世续娶的继福晋叫姐,姓纳喇氏,待其兄弟十分刻薄寡恩,家不再是温暖的地方。几年后,舒尔哈齐便不得不随长兄努尔哈赤离家另谋生路。因此,少年时代的舒尔哈齐与长兄相依为命,上山挖参、狩猎,到抚顺关去卖人参、松子、蘑菇等维持生计,兄弟二人甚至曾在明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帐下从征历练。艰难困苦并没有使舒尔哈齐颓废、沉沦,反而磨练出机智的头脑,勇武的作风和一身高超的武艺。

明万历十一年(1583),因舒尔哈齐的堂姐夫即建州女真古勒城主阿台反叛明朝,故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兵发古勒城。而阿台之妻则是觉昌安的孙女,故觉昌安与塔克世一道入城欲接走阿台之妻,却被尼堪外兰率明军误杀。作为补偿,明廷准作为长子的太祖袭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一职,赐马30匹,敕书30道。此时的太祖尚无法与明朝抗衡,气愤难平之下,太祖打起了征讨女真人尼堪外兰的旗号,以父祖遗留下来的13副铠甲起兵,开始了统一建州女真的大业。而这13副铠甲中,有一副就穿在了舒尔哈齐的身上。

创业之初,百事维艰。没人看好势单力孤的太祖,加上明朝威胁说要让尼堪外兰做建州女真的首领,因此,建州女真部族之人多数都归附了尼堪外兰。就连努尔哈赤同一宗族的子孙也怕招致杀身之祸而反对、孤立甚而暗杀太祖。而起兵后,除了像额亦都那样的少数成员外,太祖一直依为臂膂的就只有同胞手足舒尔哈齐。因此,舒尔哈齐自随兄征战以后,“有战功,得众心”,并获得了“达尔汉巴图鲁”(译为神圣的勇士)的称号。

十几年后,舒尔哈齐与太祖一步步地打出了新天地。这对患难与共的兄弟不仅杀掉了尼堪外兰为父祖报了仇,而且还先后攻取、招服了苏克苏浒部、浑河部、哲陈部、王甲部、董鄂部、苏完部等,基本上完成了建州女真的统一。此时,太祖接受了明朝授予的“都督佥事”之职,并拥有了“淑勒贝勒”的身份,而与之同甘共苦的舒尔哈齐也与之并称贝勒,成为仅次于长兄太祖的第二号人物。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