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日期:2023-05-09 11:50:09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材料三:

①所谓直接表现人民性,是指正面反映人民生活和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历代民间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如《诗经》中的《伐檀》,就正面描绘了当时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硕鼠》既喊出了人民群众反抗剥削的呼声,又表达了他们追求“乐土”的美好理想。历代进步文人的文学作品也有不少直接表现“人民性”的篇章,如杜甫的"三吏" "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关汉卿的《窦娥冤》,都真实地描写了人民生活,反映了民间疾苦,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同情。小说《水浒传》则歌颂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展现了农民英雄的美好心灵和高尚品质,因此,这些作品鲜明的表现了人民性。

②文学作品是否具有人民性,并不在于写什么建材,关键是看作者在作品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小说《荡寇志》,作者站在反动阶级立场上,对农民起义作了歪曲的反映,其不具有人民性的。

(摘编自樊德三《论文学的人民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属性,文艺作品要从创作的来源、目的、评价标准等方面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B.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者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其作品就会失去生命力。

C.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创作者将真实生活集中、典型、理想地反映到艺术作品,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D.民族精神由时代精神与民族性融合而成,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千百年文化中,受其影响,涌现出许多优秀文艺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艺作品只有融入人民感情、反映人民心声、符合人民审美,才能引发人民的共鸣。

B.伟大的作品都有着强烈的时代性,这源自它们反映时代的现实,抓住了时代的问题。

C.真实反映社会问题,准确地洞察劳苦人民悲痛的内心世界,也是“人民性”的体现。

D.文艺作品是否具有人民性,关键看其思想感情,此观点旨在纠正重视题材的创作倾向。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创作"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

B.“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C.“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

D.“云想衣裳花想容,眷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其一》)

4.直言三段论是根据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的一种演绎推理方式。请结合材料三第①段材料,运用直言三段论的形式展示其推理过程。(4分)

5.职场剧是很好的反映人民大众生活、思想、情感的载体,但近年来,有些作品追求流量至上,剧情浮夸、人物失真,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批评为“悬浮剧”。假如你是中国电视剧产业制作协会的相关负责人,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职场剧的创作要重视"人民性"的倡议。请根据材料内容,列出倡议要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家 庭

林漫

媳妇打清早出门,到天弥黑才回来。

婆婆走进屋子,就看见地上躺着一架木头机子,一看到拿起露出旧棉花的袖子擦汗的媳妇,就明白了,准定是媳妇把她自己娘家的纺车搬来了。媳妇老爱向人夸赞她做姑娘时候自己用过的纺车,像惦记着什么亲人似的总忘不了,一到妇救会主任在大会上讲了什么纺线织布,媳妇可更乐上了,成天就嚷着纺线纺线。

看着障眼的木头机子,想到这将是一场落空的胡闹,婆婆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嫌恶。

媳妇俯下身子整着打村合作社领来的棉花,搓成絮节。

婆婆真爱雪一样白的棉花,要说什么,可是没有说,就上了炕,偎起被子坐着。媳妇也一句话没说,抱起打奶奶身旁一歪一扭走过来的小庆,坐在锅台旁的蒲团上,翻着两眼想什么。

丈夫回来了,也没有说什么,一屁股坐在炕头上,心事像山一样重。

妻把睡着的小庆轻轻地放到炕上睡好,点起灯,就向丈夫说:

“你先睡吧!我要待一会儿。”

丈夫闷不作声。妻就把灯放到锅台上,坐下地,凑近纺车,拿起把子试摇了两下,纺车轴就转起来了。

“呜隆——呜隆——呜隆———”

这调子一响动,妻就说不出的心里畅快,好像又回到六年前做姑娘的时候了。嫁到这老远的山里来以后,她就和每天做伴的纺车断了缘,这里男人在外种地,娘儿们在家里做饭缝衣裳,从不兴纺线织布什么的。

婆婆躺在被窝里老是咳嗽着,不断地拿眼角瞟着纺车和坐在纺车旁边的媳妇。她心里格外痛惜油灯里剩着的那一点点油。媳妇却正因几次的断线苦恼着,直抱怨油灯的光焰太不懂事。婆婆听到“呜隆——呜隆”的声音,就好像毛刷子刷着心那么难受,咕哝着:

"五毛钱一两,什么紧要的公事,耗油费灯的……"

困坐的丈夫也突的站起来,粗声粗气地说:

“睡觉!”

还没有绕上三道的细线又断了,从锭子上滑下来。

小庆给吵醒了,哇哇地哭。

丈夫闷声闷气的声音和婆婆的咕哝还在耳边响着,媳妇心里乱得不像样。

婆婆还在里头炕上咳嗽。婆婆平常嫌媳妇不听话,跑到外面开会干什么的,媳妇又嫌婆婆不热心抗日工作。加上一个性格沉闷的丈夫,一家子有时候闹得谁对谁好几天也不讲话。这会儿大家饿肚子,一顿接不上一领,谁也发愁。

屋里四个人,除去四岁的小庆,各有各的惆怅。

饿肚子,没饭吃,只恨鬼子太凶残,又烧又抢,弄成这结果,也不能光靠政府救济,也不能光等丈夫弄粮食来,她相信妇救会主任的话,她相信纺织生产可以战胜鬼子造成的灾荒。

第二天一早起来,她就坐在纺车旁边,把断了的线缠到锭子上,右手摇起把子,左手里的絮节就不断地引出一条长长的线来。

媳妇的手还是不很如意,不是左手和右手不对头,就是线忽然断了。婆婆拿眼角斜瞟着这种情形。丈夫又出门去了。小庆时不时跑到这里来,娘就不得不放下两手的活儿,抱起他,亲着脸,一面说:

“跟奶奶玩儿,看娘正忙着!”

可是时不时还是打奶奶怀里跑到娘怀里,有时还冷不防把线给打断。婆婆的眼角老是斜瞟着。

胳膊也酸起来了,不及姑娘时候呢,还是好几年不纺线的缘故呢?可是媳妇一直忍着,坚持着。

“呜隆——呜隆——呜隆——”

纺车叫着、越叫越紧,居然锭子上的穗子一时比一时粗起来。媳妇脸涨得红红的,对婆婆说:

“这就是织布的线,再紧一下,双股合起来,就是咱们缝衣裳的线。”

婆婆嫌恶的眼睛吃惊地睁大了,可是还带着不相信。

天黑,媳妇从纺车旁站起来,腰酸腿麻,拿秤一称,就高兴地喊城叫:

“今儿纺了六两多!"

丈夫回来,她又讲给丈夫。丈夫点了点头。口里"嗯"一声。妻却兴奋得连饭都不吃,不管天黑,把线送到合作社去了。回来的时候,小孩子似的嚷叫:

"娘,你看,合作社当下就发了工钱,换成斤半玉茭子,你看!"

婆婆简直有点不相信自个儿的眼睛了。她手颤抖地摸着小升子里一粒一粒金黄的玉茭子,声音颤抖地说:

“是真的吗……”

沉默的丈夫没有讲什么,眼睛里却闪着光彩,死钉在他脑袋里的四口人的生活,像放开的发条一样松弛了。

婆婆眼睛有点湿了,看着媳妇说:

"这,这……一个人就养活两口人……我……我……也想……"

媳妇说:“你不会呢,娘!”

“你教给我!”

婆婆手太不灵便,絮节绕不到锭子上,赶到絮节绕上锭子,手又不做主,右手一摇把子,左手就引不出线来,左手勉强引出一点线,右手又顾不上摇把子。

而且老是断,老是断。

看着媳妇熟练的两只手的动作,说不出来的羡慕。心里奇怪过去为什么老是不满意媳妇,媳妇才是个能干的身手。

小庆还是往媳妇怀里跑,不断地使媳妇放下手里的活儿。

婆婆就把小庆拉到自个儿怀里,用手轻轻地拍着他的脊背,柔声地说:"乖乖的!莫打搅娘!来跟奶奶玩儿!"

媳妇还给选成生产小组长,她自个儿纺线积极,领导小组更积极。

媳妇打合作社领上棉花,走回家来的时候,婆婆从锅里拿出一碗热腾腾的豆腐来,端到媳妇跟前。

媳妇惊得张开子口.说“娘!你哪里来的钱买豆腐!”

“你不要管 吃!”

“你吃!娘!你真是……”媳妇不好意思了。

婆婆把碗推给媳妇,媳妇把碗推给婆婆。

1943年5月

(有删改)

【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小说《家庭》创作于这一时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婆婆对棉花、玉茭子的珍爱,以及对灯油的吝惜,是在物质条件匮乏的环境中产生的真实、自然的情感。

B.丈夫在家总是"闷不作声",对媳妇说话"粗声粗气",他对家庭的冷漠态度,是媳妇感到心乱、惆怅的原因之一。

C.因多年没有纺线,媳妇操作纺车有些生疏,面对断线频繁、胳膊酸疼等困难,她仍能忍耐坚持,终于获得了成功。

D.小庆年幼,无意间打搅了母亲纺线,婆婆见到后主动将小庆拉到自己怀里,可见她对媳妇的态度已发生明显转变。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插叙鬼子凶残抢掠等内容,既交代故事背景,又解释“大家饿肚子”的原因,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

B.本文多次聚焦人物眼睛,如媳妇"翻着两眼想什么"、婆婆"拿眼角斜瞟",这些细节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心理。

C.文中关于婆婆跟媳妇学纺线的描写部分,既表现纺线劳动的困难,又侧面烘托出媳妇能干、肯吃苦的形象。

D.本文语言朴实无华,大量使用口语,生活气息浓郁,原汁原味地展现了抗日根据地农村家庭生活场景。

8.从文学角度看,小说对“丈夫”着墨很少,但这一角色又很重要。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9.这篇小说在多方面体现了文学创作的"人民性",请结合本文和现代文阅读I的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6

材料: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节选自《论语·八佾篇》)

材料二: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为帝。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於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遂见之,不可止。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反见翟黄,踞於堂而与之言。翟黄不说,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女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既受吾实,又责吾礼,无乃难乎!”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受实者其礼之。礼士莫高乎节欲,欲节则令行矣。文侯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於连堤,东胜齐於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闻。

(节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斯句。正确的项是(3分)

A.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B.世侈举租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C.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面内行修/王犹少

D.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墨,指儒家和墨家,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理念不同,战国时并为显学。

B.“天下之所适也”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两句中的“适”字含义不同.

C.“三至”指多次前往,“三”在古文里常虚指多数,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踞,文中指伸开剧坐,是无礼之举,《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中的"跽"与此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道之士傲视君主,君主亦傲视有道之士,这将使君臣不相得,作者对后者有批评之意。

B.路公旦朝见住在穷巷陋室中人,礼贤下士。辅佐周成王在文王和武王的基础上实现大治。

C.面对翟黄的不悦,文侯认为其已获得官位故可无礼待之,依孔子的观点,文侯做法不当。

D.材料二以尧、周公、齐祖公、魏文侯为例,阐明了“礼贤”之因,也提出了贤才的标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

(2)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14.“礼贤下士”素来为执政者之美德。请结合文段,概括执政者礼贤下士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

满庭芳·赤壁矶头

南宋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临皋亭下,扁舟两度经过。江山如画,风月奈愁何。三国英雄安在,而今但、一目烟波。风流处,竹楼无恙,相对有东波。

登临,还自笑,狂游四海,一向忘家。算天寒路远,早早归呵。明日片帆东下,沧州上、千里芦花。真堪爱,买鱼沽酒,到处听吴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贯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词人乘船两度经过赤壁,虽感此处景色美好,但美景并不能化解内心的忧愁。

B.上阕用典,“风流处”化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寄寓的情感也相同。

C.“片帆”即孤舟,暗示人物处境,“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孤帆”用法相似。

D.本词上阕写景,景中有情;下阕先抒情,后叙事,实写内心情思和返乡生活。

16.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皆为登临赤壁所作,两首词在抒发的感情上有何

异同?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镜子有时会引发人们美人迟暮、时光易逝的惆怅,如:“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用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广纳贤才一统天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列举了十件值得深思的事期望君王能做到,其中从思想修养方面规劝唐太宗谦逊不自傲的是∶“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

中国民族舞剧正在进行着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的实践,如何兼顾"跳好舞"和"讲好故事"这两方面,是舞剧创作者面对的挑战。为此舞剧创作者需要_____①_____,充分借鉴多种艺术形式,从主题、叙事、舞台技术等方面拓展中国舞剧艺术的表达空间。

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对那些被沉积、遗忘与忽视而又能贯通文化枢纽的中国故事进行表达与传播,给社会文化以助力。最近几年在创作中引起广泛社会影响并产生积极社会效应的舞剧题材类型,首推红色题材舞剧。这一系列舞剧都取材于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的英雄事迹,表达先烈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前辈_____②_____的奋斗历程。

当前、中国人民对共和国历史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朴素认同和民族自信心的不断增长,使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成了一种"刚需"。舞台上迫切需要一种表达中国人历史观与文化精神的作品,帮助中国人认清纷繁复杂的外界形势,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并重塑世界观。抗美援朝战争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______③_____的精神财富,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谢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剧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小题。

“情绪势动”指的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依照组织规则,努力调整并表达出特定情绪,比如服务员热蜂回应顾客、护士耐心安抚患者等。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情绪劳动是工作的一部分,有助于提升工作绩效,但毫无疑问,情绪势动是把双刃剑、____①____。有研究表明,情绪劳动的不断累积可产生工作倦怠、情绪崩溃等效应。

在这个不确定性剧增的时代,“保住份工”已成为很多人最朴素的愿望。但也有人情绪一下没绷住,当众掀桌怒骂领导,事后为"杜死"场面后悔不已。____②____?首先,我们要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其次,我们要学会在安全的环境中充分释放情绪。最后,我们要掌握和恰当使用情堵劳动策略。

情绪劳动是一种劳心费力地付出,但运用得好会为你的工作成果锦上添花。荣格说:"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于外界,______③_____。有意识地及时疏导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情绪,让情绪自然流淌,便会感受到对自己的滋养。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下列选项中,和文中划横线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B.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C.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三)语言文字运用Ⅲ(本题共1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题。

22.“一字评语”是以一个字来评价人物的形象特征,用语虽短小、却常常能给出恰当准确的评价。《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但各自形象鲜明、请仿照下表示例,从"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中任选两位,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阐述其"一字评语"的理由。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许多人渴求名声,认为名声代表自己的努力被肯定,获得名声会让人感到幸福。但也有人在获得名声后,抱怨名声带来了沉重负担,因而感到不幸福。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3分)D

【试题分析】D项不正确,原文"各种时代精神具有了民族性",民族精神融合的是“各种时代精神”。

2.(3分)D

【试题分析】D项不正确,原文"文学作品是否具有人民性,并不在于写什么题材,关键是看作者在作品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只是强调“作品是否具有人民性,是由作品表达怎样的感情”所决定的一原文并无“纠正重视题材的创作倾向”这一观点。

3.(3分)B

【试题分析】B项"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大意是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行人泪"是词人站在人民立场抒发忧民之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大意是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借人民颠沛流离之泪,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表现出当时人民受到的极大痛苦;A项表达了曹操有志于一统天下,却深感人生短暂、时不我待;C项表面写百姓生活,实则赞颂主政官员;D项为李白夸赞杨贵妃的作品。A、C、D 均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创作"。

4.(4分)

大前提:凡是正面反映人民生活和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就具有人民性。小前提:《伐檀》《硕鼠》《卖炭翁》《窦娥冤》《水浒传》这些作品都是从正面反映人民生活和表达人民思想感情。

结论:《伐檀》《硕鼠》《卖炭翁》《窦娥冤》《水浒传》这些作品都具有人民性。

【评分参考:4分。①具有三段论的基本形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1分);②超然客公众号 完整展示推理过程(3分,每答对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3分)】

5.(4分)

①在创作导向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②在创作目的上,要发扬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创作更多优秀作品来滋养人民的审美价值观,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③在创作路径上,要深入职场,了解真实的职场生活。

④在创作内容上,要塑造鲜明的职场人物形象,体现职场人的时代精神。

【评分参考: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未扣情境作答,要酌情扣分。】

6.(3分)B

【试题分析】“对家庭的冷漠”分析不正确。

7.(3分)A

【试题分析】选项相关内容为人物心理描写,不属于插叙,也未体现"使小说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

8.(6分)

①丈夫的沉默能渲染紧张气氛,突出家境的窘迫。

②丈夫的束手无策衬托出媳妇的能干。

③小说旨在表现根据地妇女克服困难、生产自救的精神风貌,略写丈夫能凸显女性形象。

【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

①小说反映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艰苦生活,塑造了媳妇、婆婆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小说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战胜因侵略者造成的饥荒的信心等。

③小说弘扬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顽强抗战等时代精神。

【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 (3分)C

【试题分析】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此句意为:世人大多指责桓公的私生活,他的私生活虽然不检点,(但有如此好士之心)称霸还是可以的。如果真的按上述原则去做,而且私生活还好,就是称王恐怕还不止呢!

11.(3分)C

【试题分析】 "三而竭"中"三"表序数,即"第三"的意思。

12.(3分)D

【试题分析】文段并未提出贤才的标准是什么。

13(8分)

(1)(4分)贤明的君主则不是这样,士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却越发用礼对待他们,(这样的话)士人怎么能不归附他呢?

【评分参考:4分。译出大意给1分;“骄”“礼”“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4分)看轻爵位俸禄的士人,显然轻视君主,看轻王霸之业的君主,也轻视士人。

【评分参考:4分。超然客公众号 译出大意给1分;“傲”“固”“士傲爵禄者”(句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 (3分)

①贤才品行高尚,聪明智慧,值得尊重。

②礼贤下士可招致人才,成就大业。

③贤才多不慕名利,执政者只需以礼相待方可招揽。

【评分参考:3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15.(3分)D

【试题分析】下阕叙事部分为词人的想象,借想象归乡后的悠游自在的生活,渲染词人归乡之情的深重。

16.(6分)

同:两首词都通过物是人非的对比,表达了对三国英雄已逝的惋惜之意。

异:①苏词通过对周瑜赤壁之战时雄姿的描写,表达了对周瑜风姿和成就的赞颂、仰慕之情,又通过写自己"早无华发",表达了对自身年华老去、功业未就的悲叹惆怅。

②戴词通过"早早归呵"的直抒胸臆和对归乡后悠游自在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对归乡的渴盼之情。

【评分参考:每点答案2分,情感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6分)

(1)示例一: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示例二: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示例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示例四: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示例五: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8.(3分)

示例:①博采众长②艰苦卓绝 ③弥足珍贵

【评分参考:一空1分。每答对一处给1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9.(4分)创作者需要对那些被沉积、忽视与遗忘而又能贯通文化枢纽的中国故事进行表达与传播

【评分参考:该句共两处语病,每改对一处得2分,两处4分。如该句语言不流畅,酌情扣分。】

20.(4分)

①持续的情绪劳动会降低工作效率

②那我们该怎么控制好情绪呢

③而是来自内耗

【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3分)D

【试题分析】D项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其他项与文段画横线句子均使用比拟修辞手法。

22.(4分)【示例】

【评分参考:①每填对一空2分,两空4分。②句式要求:符合因果关系。(1分)③阐述理由。(1分)言之成理即可)。多答按前两句给分。】

23 .(60分)

(一)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二)作文等级评分标准(60分)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 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定公问:"君王差使臣子,臣子侍奉君王,依什么原则?"孔子回答说:"君王差使臣下要以礼相待,臣子要用忠心侍奉君王。”

材料二:

有道的士人本来就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他们天天这样互相傲视,什么时候才能相投?这就像儒家、墨家的观点和齐国、楚国的服饰互相不同一样。贤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士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却越发用礼对待他们,(这样,)士人怎能不归附他呢?士人归附他了,天下人就会跟着他们(归附)。所谓帝,是指天下人都来亲附的人;所谓王,是指天下人都来归服的人。尧不用帝王的身份去会见善绻,面朝北恭敬地向他请教。尧是天子;善绻是平民。尧为什么这样过分地礼遇他呢?因为善继是得道的人,对得道的人,不可傲视。尧衡量自己的德行智谋不如善绻,所以面向北恭敬地向他请教,这就叫做无比公正。不是无比公正,谁又能礼遇贤者呢?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弟弟,周成王的叔父。他拜访过七十个住在穷巷陋室里的人。对于周朝,文王开了头而没有完全成就大功:武王灭商成就大功而天下大治尚未完成:直到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才真正完成.“成王”之称由此而来,(这种情况的出现)难道不是因为礼贤下士吗?齐桓公去见小臣稷,一天中多次前往都没能见到。跟随的人说:“大国的君主去见一个平民,一天中多次前往都没能见到,就算了吧!”桓公说:“不对。看轻爵位俸禄的士人,固然轻视君主;看轻王霸之业的君主,也轻视士人。纵使先生他看轻爵位俸禄,我怎么敢看轻王霸之业呢?”桓公终究见到了小臣稷,随从没能阻止住他。世人大多指责桓公的私生活,他的私生活虽然不检点,(但有如此好士之心,)称霸还是叫以的。如果真的按上述原则去做,而且私生活还好,就是称王恐怕还不止呢!魏文侯去见段干木、站得疲倦了却不敢休息。回来以后见翟黄,箕踞于堂上来跟他谈话。瞿黄很不高民。文侯说:“段干木,让他做官他不肯做。现在你想当官就身居相位,你已经接受了我给你的官职,又要求我以礼相待,恐怕很难办到吧。”所以贤明的君主对待士人,不肯接受官职的就以礼相待。礼遇士人没有比节制自己的欲望更好的了。欲望得到节制,命令就可以执行了。魏文侯可以说是喜好以礼待士了。喜好以礼待士,所以向东能在长城战胜齐国,俘虏齐侯,并把他献给周天子,周天子封赏他为上卿。

文章由超然客公众号校编,分享旨在服务教学,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