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彭东林:首创中国时栅传感器技术 古稀之年仍潜心科研

日期:2023-06-10 12:17:36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他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人生中有两个18年,第一个18年是在重庆大学,第二个18年就是在重庆理工大学。”这是他在2018年全校大会上的发言。

早在1996年,彭东林就创造性提出“时栅传感理论”,迅速引起强烈反响。有人说这是忽悠,也有人认为这是概念的创新。当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于保护创新的基本原则,将这一项目作为“非共识项目”批准立项。

2000年,彭东林在同门师弟、时任重庆工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前身)副校长石晓辉的引荐下,从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加盟重庆理工大学,这在当时,曾引起学术圈的一阵议论。彭东林则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回首与重理工的缘分,彭东林的话语洋溢着庆幸与感恩。“学校为我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平台。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没有错,现在看来,如果当初没有来到这里,我的很多想法可能无法实现,工作也可能无法落实。”

2004年,彭东林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奋战多年完成的“时空坐标转换方法与时栅位移传感器”项目,经国家法定权威检测机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精度达到0.8角秒,超过进口光栅的精度水平。从此,在国外科学家发明的光栅、磁栅、容栅、电栅、球栅等之外,有了一种由中国人发明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原理的位移传感器――时栅。它彻底摒弃了国外各种传感器的精密刻划工艺,而改由时间脉冲构成测量基准。当时它与光栅测量精度相当,成本却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

目前,时栅团队已经将时栅的测量精度水平提高到进口光栅的10倍左右。

20 多年来,这项成果已发展成为一项我国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自主核心关键技术,已在民用、军用领域获得大量成功应用,技术成熟度不断提高,相继获得 2008 年第 10 届中国专利金奖,2010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由中国科协主编的《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报告》的一段评语是“重庆工学院彭东林发明的时栅位移传感器及其测试系统,是近年来精密测量领域少见的原始创新成果,是对传统栅式位移传感器的重大突破”。时栅传感器已相继被编入三部高等学校统编教材,成为我国大学统编教材中介绍的第一种由中国人发明、命名的传感器。

“做科研就是要‘顶天立地’”

古稀之年依然潜心科研

在科研的道路上,彭东林始终记得自己最初的梦想——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立地,就是要将成果用于实际,解决工业中的问题。在20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彭东林的团队从满足生产实际出发,在做出新型传感器的基础上,又相继开发出机床、蜗轮等衍生产品,研发方向不断延伸。

2021年,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的资助下,彭东林教授团队突破了超精密蜗轮母机、蜗轮副制造成套新技术,成功研制出高精度蜗轮母机和双面同时达到1级精度的超精密蜗轮副,彻底打破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国内蜗轮副3级精度最高记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会认为,“该项目的研究难度大、技术创新性强,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高精度蜗轮副、蜗轮母机和嵌入式测量技术居国际前列地位”。

如今,虽已迈入古稀之年,彭东林对于科技攻关的坚定信念,和勇攀科学高峰的初心使命,驱使他即使在疫情期间,科研步伐也不曾停歇。

去年11月以来的那轮疫情复杂而严峻,学校转入了疫情防控封校战时状态,但这阻挡不了彭东林对科研的执著,他毅然向学校提出进校申请,克服生活上的诸多困难,与团队成员坚守在实验室,推进项目研究。白天,实验室里有他潜心科研、指导学生的忙碌身影,夜晚的台灯下,他仍然在读文献、找思路,珍惜在校的每一分钟,甚至70岁生日也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以前每到夜晚,实验室都是大门紧锁,我只好翻窗户进出,有一次还崴过脚。”“怎么不叫学校给你留个门?”记者追问道。“学校也是为了精密设备的安全嘛。不过现在已经调整了,我不用再翻窗户了!”彭东林笑着说。

责任编辑: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