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年终奖缩水背后:行业出货量创新低,亟待降本增效

日期:2023-03-30 11:18:52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近日“传本分厂部分年终奖打折,员工自述将维权”话题一度登顶脉脉App热榜第一,而上述的“本分厂”即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当时多名认证为OPPO员工在脉脉App上发帖表示“OPPO发放的年终奖缩水”。有网友发帖称,2022年年终奖固薪制也只能打2折。另一网友表示,OPPO今年年终奖普遍打折,部门a绩效5折,b绩效3折,很多人年包只有“去年的七八折”。

廖小姐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以往OPPO的年终奖是按照绩效考核来下发的,以往分为abcd4个档次,“a是1.2,b是1,c是0.8系数,按入职时跟你沟通的年终奖的金额,然后乘以这个绩效系数就是最终发放的年终奖。”

综合网友反馈,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目前OPPO年终奖的打折幅度为2折至5折之间。有OPPO内部员工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以往OPPO发放年终奖时间为每年的3月底。“分先后的,每个部门的时间都不一样,发放前会有人过来聊年终奖。不过看情况(是否年终奖打折),大概率也是一视同仁吧。”

有OPPO员工透露,OPPO旗下正式员工之前入职时签合约一般有两种:“固定薪资”与“浮动薪资”。固定薪资即月薪与年终奖都是固定的,不受公司经营影响,因此往往年终占比不高而月薪较高。而浮动薪资则相反,年终奖会与公司经营相关。“在手机热卖的时候,浮动年薪可能会有更高的收入,而固定薪资相对会稳定。”该人士举例,如一位OPPO工程师社招年薪为总包50万,固定薪资方案可能是月薪3万加上2个月年终奖,而浮动薪资方案则是月薪2万多加上10个月甚至更多的年终奖。浮动薪资的年终奖金额巨大,加上OPPO都是三月底发放年终奖,“所以也可以做到促进内卷与防止跳槽的功效。”

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在疫情前,大部分趋于稳定老员工其实更乐于选择总体更多的浮动年薪。而不愿被长期束缚的员工则选择固定薪资以避免被高占比年终奖裹挟。不过近年来由于手机市场不太景气,大多数OPPO员工倾向于固定薪资以稳定收入。

OPPO内部薪资改革

推“全新浮动制”

而这次之所以多位OPPO员工“发声”年终奖问题,是因为近一两年来,OPPO在内部推出了“全新浮动制”,要求固定薪资员工降低月薪,而后许诺提高年终奖。但是薪资改革完成后的第一年,就出现“年终奖打折”问题,导致年包对比以往大幅降低,因此不少人认为OPPO这个“全新浮动制”就是为了哄骗他们降薪,并试图绕过原先签订的劳动合同。

廖小姐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2021年的年终奖在去年时还是正常发放的。她是2023年转浮动制,2022年的年终奖应该是要按2022年的固薪制的合同才合理。

名为“怕累的小熊猫在打排球”的网友表示:“2022年全年250个工作日,自己有190天在加班。生活没了,博来的是大降薪”——其本来是固定薪资,年终奖被打了4折,该网友表示自己做好了“找工作”和“维权”的两手准备,已开始搜集维权证据,包括合同、加班、产出绩效等材料。

对于年终奖问题,南都湾财社记者向OPPO方面求证,但是截至发稿时后者仍没有相关回复。

有律师指出,《劳动合同法》明确,用人单位在修改劳动报酬的规章制度时,应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也就是说,无论是修改年终奖相关内部规定,还是变更相关劳动合同内容,企业都要事先和职工协商一致。

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肖锦阳律师告诉记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薪资作为劳动合同中的重要部分,不能随意变更。浮动薪资的形式有绩效工资、计时/计件工资、奖金、提成等。用人单位应当就公司业绩完成情况和劳动者绩效考核结果出具相应的细则,如果用人单位无法在法律上证明浮动薪资的可实现性,那么应当做出有利于劳动者的解释,即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合同所认可的浮动薪资数额。

观察

行业不景气背后

多家企业降本增效

近日,根据中智咨询近日发布的《2022年企业年终奖发放计划调研报告》,2022年74%的企业计划发放年终奖,与2021年90%的企业发放比例相比有所回落,和2020年疫情期间73%的发放比例基本持平。报告还显示,2022年企业年终奖相当于月薪的倍数,整体平均为1.8倍,相比2021年的2.1倍有小幅下滑,发放额度回落至2020年疫情期间的水平。2022年国内企业年终奖平均水平为21861元。

图源:中智咨询

各大厂商年初开始

一轮“降价促销潮”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OPPO爆出年终奖事件,背后其实反映了近年来手机行业不景气。行业的寒冬从近期数家手机上市企业公布的财报可见一斑。2月3日,苹果发布该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苹果当季营收达到1171.54亿美元,同比下滑5.5%,这也是自2019年以来苹果季度营收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净利润达到299.98亿美元,同比下滑13.4%。

3月8日晚,酷派公告表示,公司预计 2022 年收入约为2.06亿港元,相较于上年6.65 亿港元骤降约 69%;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预计介于6.1亿港元至6.4亿港元之间,相较去年同期的亏损5.72亿港元,亏损同比增加6.64%-11.89%。对于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酷派在公告中解释称,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国内整体市场低迷,及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年中新推出的手机产品销量不及预期,因而采取了更为激进的销售激励政策。

3月10日,中兴通讯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消费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2.8亿元,同比增长9.9%。消费者业务毛利率为17.76%,较上年同期下降0.44个百分点。增收不增利的背后,中兴通讯表示这主要由于手机产品毛利率下降所致。

而数日前小米集团的2022年全年业绩公告同样不尽如人意——小米2022年实现总收入2800亿元,同比去年下降14.7%,经调整后净利润为85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下降61.4%。其中,占总营收近6成的智能手机业务2022年全年收入为1672亿元,收入同比下降19.9%,2022年虽然卖出了1.5亿台、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但比2021年差了4000万台。

让人关注的是,收入下滑的同时,第四季度,小米手机的ASP还较上年同期减少2%至1121元。对此,财报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增强了清理海外首次存货的力度。有业内人士表示,小米此举是为了清库存从而降价促销。而“去库存”问题也是困扰了小米集团一整年。在财报电话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从第二季度以来,我们一直在处理渠道库存,也受到了美元增值的影响,增加了我们存货减值拨备的负向影响。接下来我们会启动’规模与利润并重’的新经营战略,强化风险管控,注重稳健经营。”

图源:Canalys

除了小米外,其他手机厂商同样遇到“卖不动”的困境。目前,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下行,据Canalys统计,2022年全球手机总出货量不足12亿部,同比下滑12%。国内层面,2022年第四季度,我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仅7292万台,同比下滑12.6%;2022年全年我国手机出货量2.86亿台,同比下滑13.2%,这也是近10年来出货量首次跌破3亿大盘。

因此,从今年年初开始,各家厂商就开始了一轮“降价促销潮”。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2月5日起,苹果公司iPhone14系列新品除了在中国除苹果官网以及天猫官方直营店外,其他的渠道全面启动降价,最高降幅达800元/部。随后小米、中兴努比亚、vivo子品牌iQOO等品牌纷纷表示跟进降价。

图源:IDC

而即便这样,2023年行业仍难言乐观。IDC今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智能手机共出货12.1亿部,这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年度出货量,原因主要是消费者需求下降、通货膨胀以及经济不确定性。IDC研究总监安东尼·斯卡塞拉表示:“随着2022年全年下降超过11%,2023年会是谨慎的一年,供应商将重新考虑他们的设备组合,而渠道商在吸收过剩库存前需要再三考虑。”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智能手机市场仍旧难言乐观。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会低于12亿台,同比下降1.1%;而中国市场的出货量预计将仅有2.83亿台,同比也会下降1.1%。

各地促消费政策

一定程度上有刺激到市场

面对2022年市场环境的诸多变化,手机企业普遍表示经营挑战增加、成本压力上升。在这背景下,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已经有多家企业采取降本增效方式,而裁员、降薪则是最常见的情况。

廖小姐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除了年终奖打折外,其实OPPO去年就已经进行了两三轮的裁员了,“我认识的有五六个同事都被裁了”。

2022年3月14日,OPPO在中东市场首发全新5G手机。新华社发(OPPO供图)

实际上,不仅OPPO,从去年年底开始,各家手机厂商纷纷爆出裁员风波。南都湾财社记者曾经报道,2022年12月,小米裁员人员约在2000人左右,补偿方案为N+2。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财报时小米拥有33427名全职职员,工资30943名位于国内;而2022年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小米集团全职员工已减少至32543名,其中国内29967名员工,这也意味着去年小米裁员的基本是国内员工。让人关注的是,2021年财报中小米还强调要“我们预期会继续在中国大陆及全球主要目标市场增聘人手”,但2022年财报中已经没有了相关表述。

2月26日,小米公司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新品发布会。 新华社记者 孟鼎博 摄

2023年1月时黑鲨科技被爆出从去年到现在已经裁掉了80%的员工,而且不少离职员工仍未收到足额赔偿。当时有黑鲨前员工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在去年年底时,黑鲨告诉离职的员工因为经营困难,要把离职补偿金分为3个月,后续又将3个月时间延长至6个月。但是原定于2023年1月10日发放的第一笔离职补偿金,也未能足额发放。“因此大家才一起去罗总微博底下留言讨薪。”

今年2月,中兴同样爆出“人员优化”消息,涉及无线研究院、终端等多个部门。当时中兴通讯回复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作为一家全球高科技企业,中兴通讯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及发展,我们始终欢迎优秀人才的加入。在中兴通讯,每年都会有正常的人员调整与流动,今年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3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参观者走过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中兴公司展台。 新华社记者 孟鼎博 摄

在今年2月时的三季度财报业绩电话会议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公司认为智能设备市场现在处于最糟糕的时期,将需要调整员工队伍,以削减部分业务支出,同时在服务等高增长业务招聘员工。该发言后,联想自有手机品牌拯救者手机业务随即成为了“牺牲品”,日前,在脉脉上,认证为联想集团员工的用户爆料称,“联想集团发布通知,自有手机品牌拯救者手机业务全线裁撤。有联想集团内部人士对南都湾财社记者确认属实,内部已下发了相关邮件,涉及员工近百人。

3月28日,通讯行业分析师项立刚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从目前来看,上半年手机市场仍未见变暖迹象。但是近期国家、各地政府都已经发布促消费政策,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市场。“但是真的要提振消费电子市场,关键还是要看技术是否突破,一个新的技术出现往往能带动整个产业链。比如前几年手机市场爆发就因为5G发布,而这几年看下来智能手机没有实现更多突破和创新,带给消费者惊喜。”不过其也预测,第一波5G用户可能会在未来一年内带来新一轮换机周期,手机行业将受益。

对于未来,行业仍有期待。谈到对近期的计划,廖小姐表示,“因为实际的年终奖还没有发下来,所以我们现在只能等到它(年终奖)月底发下来之后,我们才能申请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对于未来是否还留在公司,廖小姐避而不谈,只是说:目前准备参与维权的,多是已经离职或者准备离职的员工。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孔学劭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