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教师培训是如何炼成的

日期:2023-03-08 11:22:59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二是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学科平台优势。教师教育是师范大学的特色,教育学是华中师大一流学科,为教师培训提供了一流的研究平台。围绕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终身教育等与教师培训相关的领域得到良好的发展。仅2022年,学校就获批2个关于教师培训的国家级课题,这些都为开展教师培训提供了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

三是优化教师培训体制机制。职后教师培训是华中师大培训中心的主要职能之一,中心除了设置有“教师培训部”外,还专门将“终身教育研究所”与《高等继续教育学报》编辑部整合为“研究发展部”,为教师培训提供智力支撑。“研究发展部”有10余位专职教师和4位专职编辑,一方面进行教师培训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并为教师培训优化培训方案提供建议;另一方面为教师培训成果提供公开发表的平台。内部机构改革优化,有效促进了教师培训的高质量开展。

开拓创新,推进区域教师专业能力协同发展

为了回应国家重大战略,切实落实社会对办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重大需求,培训中心在创新教师培训体制机制、合作模式、资源整合、责任共担、协同提质、互助共赢上进行探索,通过与协作地区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持续优化合作地区的教育生态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实验区,形成国家同类区域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和样板。

“1+M+X”模式助推教师培训提质增效。教育部于2022年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以组团形式,在骨干教师培养、高水平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建设、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学校规划与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

按照华中师范大学“强师”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培训中心作为强师计划的重要支撑单位,积极回应政策,构建 “1+M+X”的协同推进模式。“1”是部属师范大学,“M”是薄弱师范院校,“X”是中西部地区不同类型的区域性教师研修项目。培训中心组织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专家力量从区域性研修项目的系统设计、需求分析、课程开发、服务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的师训机构进行全面帮扶,促进高质量教师培训体系和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

智力引领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实验区。为贯彻落实“强师计划”和“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积极组织学校具有丰富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实践经验的专家团队,联合贵州师范大学和基础教育领域专家力量,与贵州省望谟县人民政府一同构建“高校、地方政府与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U-G-S”合作模式;全面提升校长的核心领导力、教师的教学变革行动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力和行政人员的教育治理力;建立若干所望谟县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培养一批名校长,打造一批“四有”好老师。实验区充分利用华中师范大学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探索促进教师发展的智力资源跨区域扩散机制,构建专家引领下的县域教师专业能力协同发展模式,助力望谟县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

信息化为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强师计划”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精准帮扶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华中师范大学于2021年启动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基于学校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在标准、工具、模式、应用及服务上的需求,稳步推进“五大任务”,已取得一定进展。

“五大任务”包括教师发展与课程资源标准研制和评估、智能化环境建设与平台资源研发、高等教育智能教学与研修模式创新、人工智能支持师范生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服务地方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该项工作以华中师大教师、师范生及合作区域中小学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破解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痛难点问题,探索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规律,最终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理论、方法和模式。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主任)

《中国教师报》2023年03月08日第13版

作者:王志彬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