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市场“黄金档”里仍需“炼真金”

日期:2023-07-24 12:25:11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顺利拿到几所海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张兵成立了一家留学辅导机构,随便截几张图,配上几段文字,在一周内已经接了三单,盈利1000多元。张兵的同班同学中,有4人也开始做此类留学辅导工作。

“但是其实很多同学不专业,甚至是盗别人的截图来做辅导,出了问题就直接拉黑删除客户。”张兵透露。

借助各类社交平台,“一张offer即可开辅导班”的模式,极大降低了市面上辅导班的门槛,也让辅导质量参差不齐,由于这些机构不会提供协议或者收据,一旦出现问题,这类非正规登记机构的学生通常难以维权。

詹诗文通过一家留学中介申请到了南安普顿大学的留学机会,由于留学机构拒绝给她提供南安普顿申请的账户和密码,在收到录取邮件后,她第一时间联系了机构的老师。然而一个月后,她突然收到了南安普顿大学撤销录取的邮件,而老师则是轻描淡写地回复了一句,“不好意思,忘记接受了。”

“我的损失谁来承担呢?”詹诗文很无奈,“当时是朋友推荐的中介,几个在美国留学的大学生创立的,态度当时还蛮好的,现在看起来只能吃‘哑巴亏’了。”

一些个人辅导机构往往不会同消费者签订合法协议,那一些已经成熟的机构呢?

结果也不尽乐观,江苏省消保委调研发现,中政、中公、文都、华图、粉笔、新文道、文政和天策这几家体量比较大的机构在消费者报名阶段性课程时,也不提供书面的培训协议。

相关法律人士指出,虽然据法律规定,没有签书面合同,但通过行为可以推定双方具有达成服务合同意向的,也能视为双方通过其他形式达成了合同,但作为重要的维权依据,书面培训协议的缺失极有可能在维权时置消费者于两难的境地。“协议除了详细记录学员报读信息,还是能保障机构和家长双方利益的法律工具,它是一张必不可少的底牌,特别是当出现了很难调和的矛盾的时候,协议可能就是你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该法律人士说。

提供非法服务,露个脸就能拿文凭

“非全日制研究生,免试录取,毕业双证,学信网可查!”前不久,在南京工作刚满两年的张同学在搜索考研备考资料时,被小红书平台上这样一则消息吸引了目光。

记者通过张同学提供的联系方式,尝试联系这家名为“深圳市华网创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辅导机构。工作人员给记者展示了一张表格,表格内包括8所高校,对方神秘地说,“我们和院校之间有关系,由院校处理你的政审、学籍信息、学信网,包括你的学费。”同时,他还给记者提供了几张往期学员的聊天记录和学信网记录。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收费有全托管(不需要到校上课)和半托管(需要严格按照本专业发的课表去上课)两种模式,以某大学民商法专业为例,全托管模式费用是14万元,半托管费用要额外加5万元,即19万元。然而,记者留意到,该校在今年3月发布公告,称从未授权任何社会机构、个人及网站发布任何形式的双证研究生招生信息。记者联系其余几家高校招生办了解情况时,对方也否认了“购买学历入学”情况的存在。

只需要出个钱、露个脸就能获得文凭,显然违背了我国研究生招生的有关规定。实际上,不仅如此,记者调查发现,教学质量、教材问题、退费争议等问题也颇受消费者诟病。

2023届的考研生张阳,在抖音上选择了一家名为“研友信息”的团队进行考研辅导,所有的公共课和专业课仅需要6000元。在报班后,张阳发现该团队资料提供不到位,一开始说的“阶段性测验”也没有如期进行。

而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不少问题机构已被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比如,去年3月,中公教育就曾因“贷款培训,不过退款”事件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蓝天彬律师表示,目前有些培训机构诱导贷款,或者服务质量存在问题,或者退费流程繁琐等,建议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的、资质比较良好的培训机构,要认真查看合同,尽量避免霸王条款。

“教培企业应当强化自身责任,筑牢行业底线,积极开展自查自纠行动,主动修正不公平条款内容,诚信经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建议,应多部门联动治理,从经济、社会和法律层面综合施策,严格考公考研培训机构的准入条件,探索预收学费的监管方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单独或联合制定考公考研教育培训合同示范文本,并积极宣传推广,供经营者采用,供消费者参照学习。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