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盲审挂了!俩分数相差 34 分不让答辩,导师怒发朋友圈:离谱至极!

日期:2023-06-24 12:34:44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两位专家分别给了他 90分、56分,给分相差34分,而且一位专家的评阅结果是“同意答辩”,而另一位专家是“不同意答辩”。学生懵了,没想到两个得分和结果都如此悬殊。

不同意他答辩的专家说,他的论文的主要问题在于引用的案例没有参考性。案例没有参考性,可能是案例不够典型,可能是与观点不契合,这不就等于说整篇论文根本站不住脚。

但学生的导师不这么认为,导师觉得学生写得不错,所以强烈建议他向学校提出申诉。

导师还为此发了一条朋友圈,说“离谱至极”。

这个学生就给学校提交了申诉书,学校也同意了他修改后重新送审。目前,他还在忐忑中等待评审结果。

确实有点让人迷惑,为什么学生导师认为没什么问题的论文,而盲审专家会认为问题很大呢?

● 第一种可能,也应该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就是不同老师的评价标准不同。就是说,他们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标准客观评价论文,并没有带入主观情绪,你的论文在某位专家眼里就是垃圾。

● 第二种可能,专家带入了主观情绪。一般来说,专家有没有带入较强的个人情绪,别人是不会知道的,但也许会有例外。

一个广西网友说,当时他们组两个都没通过盲审,导师觉得不可思议,就亲自去了解了情况,原来那个专家当时心情不好,就胡乱给了低分,后来导师直接通知他们论文通过了。

如果是前者,倒是无可厚非,评价文章本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如果是后者,那学生就有点冤了,不仅可能因此延毕,还有可能丢掉签约好了的工作。

别小看盲审

此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毅就接连发声炮轰 电子科技大学「不尊重人才」「不再会与其有任何瓜葛」, 甚至「奉劝国内优秀的学子,选择心仪的大学的时候,也引以为鉴」,一时掀起热议。

原因是马毅带了一个来美国访学的成电的博士生,这名学生科研能力非常优秀,原本预计 9 月毕业,却因外审有意见(完全是误会和格式等小问题)等原因说错过校内学位评审时间,被通知无法再拿到博士学位。

马毅气愤发文称「不愿再与成电有任何瓜葛」「奉劝国内学子引以为鉴」。

向下滑动,查看原微博(点击可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毅马当闲

每到毕业季也总少不了学子在网上吐槽盲审专家的意见:

图片来源:生物学霸

残酷的现实是,一大批盲审挂了的学子,看着自己 4A1C 的评审结果,苦苦思索, 盲审专家到底看重什么?

图片来源:@ PITD亚洲虐待博士组织

俗话说得好,再天赋异禀的学术新星,也敌不过盲审专家一句 「创新性不足」。

盲审专家到底看重什么?

盲审作为答辩前最后一步,在时间上和流程上决定的了它的重要性,但它却完全依赖于几个关键词匹配到的盲 审专家的主观看法,还拥有着残酷的一票否决权—— 因此只要有有一个打分不合格,基本就面临延毕。

上海交通大学生科院教授乔中东在他的科学网博客上分享过几个案例:

更有一个学生的论文是研究神经发育的,结果来的评价意见是有关 DNA 修复的,这个学生不知道该怎么修改他自己的论文。最后通过盲审的渠道终于找到评审专家,专家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因为粗心,我把其他评语给粘贴到这个学生的评价意见里了!……

乔教授认为,论文的盲审和明审专家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职业操守和专业知识,对事情没有偏见,认真负责地提出能够帮助博士候选人继续修改论文的评价和意见; 「否则就会成为随心所欲的想拍死谁就拍死谁的砖家。」

现行的论文审核制度是以提高学生论文质量为初衷,而不是给学生添堵的。

专家们能够提出意见是好事,但这些意见也应当是有的放矢、能够促进学生进步的观点;而不应是语焉不详,耽误学生时间、折磨学生精力的「谜语」。

毕竟,审核的根本目的是提升论文质量,而不是成为阻碍学生毕业的屏障。

—版权声明—

来源:PaperRSS,编辑:nhyilin

仅用于学术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号:Eternalhui或nhyilin删除或修改!

—THE END—

☞ 热议!原北大博导被吊销教资许可证,曾被举报与多人发生关系......

☞ 同济一博士生3年发表14篇一作论文引热议,本人亲自下场回应!

☞ 2022 年谷歌博士生奖学金名单公布,17 位华人博士生入选

☞ Nature两连发:揭秘美国博导学术霸凌亚洲博士后黑幕

☞ 「金氏黑手党」师从这位芯片教父,让韩国半导体在世界崛起

☞ 国家杰青!苏州大学,迎来新校长!

责任编辑: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