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什么员工福利可以留住Z世代人群?

日期:2022-12-02 11:03:06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每一批新一代员工的出现,都体现了新时代独特的特点和需求,也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考。积极响应新一代员工的需求,无疑是企业与时俱进的契机。Z所谓Z世代员工,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统指互联网接收.即时通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科技产品影响很大。

企业用什么员工福利可以留住Z世代人群?

一.Z世代画像

●人口规模:2.26亿以上(2019年,国家统计局数据)

●年龄:95后+00后,已经或准备进入职场的Z世代,目前年龄在21-26岁之间,

●兴趣:非常广泛,特别热衷社交.视频和网购。


三个活跃标签:明星.动漫.游戏


五大典型时尚人设:

二.Z几代人的就业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Z几代年轻人也逐渐进入工作岗位(数据显示,这一比例接近一半,见下图),但随着新力量的加入,更多的比如“招工难”.“管理难”.“频繁跳槽”.“裸辞”就业问题开始慢慢出现。面对如此自由不羁的Z一代,企业如何突破吸引和留住他们的困境?


在Z世代人看来,他们认为一份好工作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在猎聘中,关于猎聘的标准。“如何定义好工作”在调查中,25.4%的受访者表示,收入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公司.兴趣(18.1%)和专业(15.6%)。对于想知道的招聘内容,73%的受访者优先考虑工资和软福利。这些数据表明,年轻人非常直接,不羞于谈论金钱。

不同代际求职决策因素不同

其他研究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特许公认的会计师公会(ACCA)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联合发布的《生生不息:Z根据世代和会计行业的未来报告,渴望快速进步.灵活性与工作生活平衡.高薪和重要职位是Z一代最重要的三个职业发展要素。

报告还显示,在中国,对雇主吸引力的研究,Z世代选择高薪、高福利的受访者分别占52%和50%。可见Z世代非常重视薪酬福利,是绝对现实主义者。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似乎可以对Z一代的就业观进行初步的画像,TA他们是一群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雄心勃勃、高度关注薪酬福利的年轻人。TA他们既不像70后那样拥有70后“爱拼才会赢”草根奋斗精神;不像80后,为了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而尽量妥协;喊着“躺平”的TA看似调侃,实则透露的是,TA他们更追求自我和自由,抵制职场缺陷的价值主张,如无意义的996。

三.企业破局之道

毕竟,未来属于年轻人。那么,面对Z一代的新青年,企业需要如何应对人才管理呢?

1.改变招聘方式

除了传统的网聘.校招.内推等手段,直播招聘.微信朋友圈招聘.微博招聘等新的招聘手段也在兴起,Z一代是最被新事物吸引的群体。要解决企业吸引他们的困境,就必须抓住他们的喜好,制定最有效的招聘手段。Z世代对社交.短视频.高度关注直播,高度依赖高效便捷的在线体验。如果企业有条件支持,不妨尝试当前时尚的招聘手段:直播招聘.视频面试.预入职管理等。

2.构建培训.激励挂钩的“成就体系”

Z几代人出生在全球互联网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的信息获取.学习习惯.时间分配不同于过去,因此企业在响应快速发展的需他们的培训模式,以满足他们对快速发展的需求。坐在培训室里参加培训,这种单一的学习方法对Z一代的吸引力和效果非常有限。他们更喜欢独自在线学习,注重成就感,希望立即得到认可的反馈。因此,企业可以设计培训系统和激励系统,并有一套“成就值”积累机制。

3.反思企业文化,杜绝无意义的996

Z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直接.实在.real,过去,70/80/90后的价值观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他们更容易被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企业所吸引。虽然年轻人一直在喊“躺平”,但这从来都不是年轻人的问题,而是企业管理的问题。企业经理需要明白,加班是企业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企业发展的原因。企业越来越强大,业务源源不断,员工必须加班,企业给予合法补偿,属于员工积极为事业奋斗。“老板没下班我也不能下班”加班文化,甚至企业直接在规章制度中实施996周。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加班,不仅剥夺了员工的休息时间,而且还在违反劳动法的边缘进行了测试。因此,企业应从消除低效加班开始,注重提高年轻员工的工作效率,通过业务培训快速进步。这是满足企业效益和Z一代就业观的正确做法。

4.全新的人性化员工体验

无论从Z世代追求尊重.从自我实现的需求出发,或者从技术变革和新市场格局带来的挑战出发,企业目前面临着迫切的转型,需要打造灵活的产品.多元化、可持续的员工队伍。要实现这一点,企业需要彻底改变对员工的看法,比如IBM在“HR3.0时代”在阐述中,企业应将员工从可用资源转变为需要关注的资源.需要保护.需要培养的资源。关爱通研究院也有一些方法供您参考。我们认为,新时代员工的需求涵盖了健康.关怀.成长.在价值观的四个维度上,企业应该从这四个维度全面考虑员工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给予反馈,这种维度应该得到充分考虑“给予”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即从员工体验的角度出发和设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